请输入关键字
【70周年院庆征文】远志与中药师
作者:黄蓉 时间:2024-09-30

 

《本草便读》中对某个中药的描述是这样的:以肾藏志,能宣泄肾邪,邪着则志不定,邪去而志自远大也。”这味药就是远志。

远志除了是中药名之外,这个词本身有“远大的志向”的含义,那就不得不讲一下李时珍的故事了。我们对李时珍的印象大都停留在他写了《本草纲目》以及这本书对后世的影响上面,虽然李时珍家族世代为医,但是李时珍并不是自小学医,而是同我们一样,从小刻苦读书,努力考取功名,他14岁就考中秀才,然而后面参加的三次乡试均落榜,最后一次还患上了骨蒸病,类似于现在的肺结核,这在当时是很难治好的,最后他的父亲用一剂黄芩汤将他救了回来。因为这次经历,李时珍做了一个与鲁迅先生背道而驰的决定——弃笔从医。

他同父亲问诊时发现,古代医书存在较多漏洞,怎么吃,吃多少,一部分靠经验,一部分靠运气。古有神农尝百草,今有李时珍,为弄清药性,他亲口品尝多种不明植物,踏遍湖广等地,收集药材标本,拜渔人、农夫、药工为师,明晰药性药理。历时27年,编著了《本草纲目》,对近1900种药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记录。该书被誉为帝王之秘箓,臣民之重宝。这在当时有限的条件、知识和时间下完成是十分艰难可贵的。[1]

他的远志是让所有的草药药理都能够明晰,他做到了。

再说中药远志,远志的植株像一棵不起眼的小草。有句中药名言是这样说的:“在山为小草,出山为远志。”当它作为药材治病时,可以安神益智,交通心肾,祛痰消肿。就我们的职业而言,每天从事着配方发药的工作,解答着患者有关中药怎么煎煮,怎么吃的问题,日复一日,就像一棵棵平凡普通的“小草”。但是在我们的闲暇时间,仍然在不断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,温故知新,不光是为了自我的提升,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。取药是患者在门诊就医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,我们专业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,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,也推动着和谐互信医患关系的发展,发挥着像远志一样令人安心的作用。

这让我想起初入配方岗的自己,经过一开始的三分钟热度,后面便觉得无聊,感觉自己就是个无情的配方机器,窗口每天都是乌泱泱的病人,方子怎么也配不完。而改变我想法的却正是这些每天都会回答的小问题——这个药拿回家怎么煮?怎么吃?

中药袋后面是标注了“煎煮注意事项”的,我就从中药煎煮用具开始跟病人讲,一边用笔把主要的地方圈注出来。最后病人说:“谢谢你啊小姑娘,讲得这么细,这些我们不懂,你们是专业的。”正是因为这句“你们是专业的”话,让我明白了自己不仅仅是一个配方员,更是一名中药师,我的工作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抓药,更肩负着向民众普及基本中药知识的重任!因为,我们是专业的。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向病人讲解的过程,便是将书本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的过程,让不知道怎么吃中药的人知道怎么吃,让不了解中药的人有所了解,这,就是我们中药师存在的意义,也是中药师的“远志”!

另外,远志的药用部位是它的干燥根,但是要去除中间的木心,这是为什么呢?

《雷公炮制论》中明确提到:“凡使远志先须去心,若不去心,服之令人闷。”这是因为远志的木心是非药用部位,它的性能与我们所需要的功效相反,服用后会令人产生烦闷的感觉,所以要去除。这就像我们的人生,不断培养自己的性格,经过岁月的沉淀,从轻薄浮躁变成一种扎实和沉稳,洗尽铅华。远志被去除的木心不正像被磨掉的浮躁之性么?如果李时珍不去浮躁之性,就不会有《本草纲目》的问世。

许多中药师都是在药房配了一辈子的药,是什么让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?审核、称对、称准、分匀每一张处方,不就是一种长久而又坚定,去除了浮躁之性的“远志”么?

远志者,志远也。作为中药学人,是中医药文化的继承者,开拓者,发扬者,传递者。我们可以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,参加一些科普活动,让广大市民可以通过视频、广播等多途径地获取药学知识。比如:川贝和薏苡仁怎样区别?天山雪莲、灵芝真的像电视剧中说的那么神奇吗?中药茶饮应该怎么喝?近年来,国家颁布了各种有关中医药的政策法规,然中医药的振兴非一日之功,它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。

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;中药师者,传中药之道解患者之惑也;中药师之远志,传承中医药文化,普及中医药知识,与广大同仁共同建设健康中国!

悠悠七十载,远志无尽长。

药师当远志,初心终不忘。